還原1940年5月西歐
1940年5月的西歐,整個中歐籠罩在納粹德國的火力摧殘下,比利時、荷蘭、法國等國家都是生靈塗炭、顛簸流離,大部份的軍人都死於納粹無情的戰火下。當時法國東部最引以為傲的馬奇諾防線,一路線上被異軍突起的德國納粹,烽火連天的轟炸而全面潰敗,而剩下的法國、荷蘭等老弱殘兵紛紛徹退到敦克爾克海岸、還有加萊海岸兩地上,等待著英國援軍到來,或許更希望英法兩國能快點跟納粹求和,至少能免於一死。那時的加萊與敦克爾克的殘兵,可以說是每分每秒都在躲德國空中的飛彈,每分每秒死神都在向他們招手。
英國內閣動蕩不安
這時候的英國,主張綏靖主義的內維爾.張伯倫首相,因遭受議會內閣不信任而自行辭職,這時國王喬治六世任命一個有酗酒,而且每天雪笳抽不停的溫斯頓.邱吉爾為首相。加來與敦克爾克的危機迫在眉睫,整個國會上下都偏坦哈利法克斯主張的綏靖政策,企圖找義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去向納粹德國總理阿道夫希特勒求和,而邱吉爾卻堅決對抗,不徹退當時在加來邊境的英國士兵,並主導"發電機行動",來撤退敦克爾克海岸三十幾萬人的士兵。整個國會內閣,對於邱吉爾寧死不向納粹德國求和的死個性感到不滿,認為邱吉爾所想的跟本不切實計。
所幸當時不選擇求合
最後在敦克爾克海岸花了10天時間就把34萬人民都撤回英國,引導全英國人民一起抵抗納粹,聯合美國等同盟國國家,最終戰勝德國納粹,1945年5月在柏林戰役中,希特勒自殺了。很諷刺的是,當時議會內閣想找的義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1940年9月就與德國、日本簽屬三國公約,成了"軸心國",一起向英法宣戰,隨後1943年7月義大利退出軸心國,墨索里尼被捕,當時英國打算依靠的墨索里尼,隨後竟然與納粹德國一起同流合污,所幸當時邱吉爾堅持不找墨索里尼合作,不然後果不是國家被德義兩國進攻,就是一起成軸心國,帶著不仁道的法西斯主義在歷史上一起成為污點,也一起成為戰敗國。
邱吉爾有偉大的事蹟,但他自身並不是偉大的存在
邱吉爾能被BBC選為最偉大的英國人,絕對不是隨便推從,可以想想當時若少了邱吉爾的發電機行動,那被困在敦克爾克的36萬士兵可能就無法順利撤退,這36萬人之後也成為同盟國反攻的主要戰備人員,可見這場撤退為未來同盟國戰勝奠定了重要的戰力基礎。再當時德軍兵臨城下的狀況,只有邱吉爾敢對英國的人民說"we shall never surrender"這種語重心長的勉勵,使英國集結起對抗德國的意識,才化解議會內閣對希特勒的恐懼。且在之後來聯合了美國,一起對抗了德國納粹,同盟國才有機會在歐洲戰場打贏勝仗,可見邱吉爾在當時不但化解國家危機,對於歐洲戰場貢獻也不容小覷。
邱吉爾功勞絕對不小,但仔細想想,邱吉爾在當時並非是絕對的正確,拿反對綏靖主義這一點來說,若在當時希特勒不撤軍的話,而邱吉爾又不向希特勒談和,那等於就是把敦克爾克那36萬人的性命拱手讓給的希特勒,那相信今天,邱吉爾只是會被背上匹夫之勇的罪名,可是時間似乎證明了,邱吉爾是正確的。那當時邱吉爾到底是多麼神機妙算,知道義大利不可相信,知道發動機行動能如此順利,當大家消極時候,他還可以完全堅持住自己的信念,在這最黑暗的時刻做出正確決定,關於這一點,我非常喜歡電影詮釋邱吉爾的方式。電影中的邱吉爾並不是深謀遠略、足智多謀的類型,而是非常頑固的相信一個神話中的故事,且活在不切實際的世界裡,與我們認知的足智多謀邱吉爾有所出入,簡單來說,就像邱吉爾所提到的赫瑞提斯的故事一樣,只是敢賭!?敢跟這敦克爾克36萬條人命賭一把。
赫瑞提斯
Then out spake brave Horatius,
The Captain of the Gate:
"To every man upon this earth
Death cometh soon or late.
And how can man die better
Than facing fearful odds,
For the ashes of his fathers,
And the temples of his Gods
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
死亡遲早會來臨,
而人如何
面對恐懼的可能,而更光榮的死去
守護的祖先的灰燼
以及信仰的神殿
出處: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ys_of_Ancient_Rome
在當時羅馬共和國時代,羅馬城已經被敵軍團團包圍,有兩個將軍與赫瑞提斯幫羅馬城斷後,死守羅馬城,在應戰過程中,兩位將軍打算斷橋求生時候,突然赫瑞提斯吼了這一段詩詞,就身穿重盔甲跳入河中,寧願冒著被淹死危險,也不要被敵方屠宰,結果英勇的赫瑞提斯將軍,就一路游到羅馬共和國,完好的回到自己國家,之後全羅馬子民都被赫瑞題斯的英勇行為所感動,就把他的故事給永遠流傳於後代。
為什麼邱吉爾要特別講這個故事,因為赫瑞提斯是個把國家先祖傳統,看的比生命還要重要的將軍,與邱吉爾自身的保守主義非常相似。寧願用國家的人民的命來做賭注,也不能苟活的把國家拱手交給別人,而赫瑞提斯的行為就是個極致的保守主義,為什麼不斷橋?因為斷橋就代表自己認輸了,為什麼跳河? 寧願死在河裡,也不要死在敵人的刀下,我身上流的是羅馬人的血,也是先祖給我的,怎能任你們給宰割? 就像邱吉爾,為什麼不向希特勒求和? 寧願拿國民生命做賭注,也不願投降把國家先祖的灰燼留給你們,如果要拿我們國家的文明,就先踏過我們的屍體再說。
敦克爾克大撤退比喻為出埃及記
連自己的人民,甚至連一個不足10歲的小妹妹都是寧死不屈的人格,那為民所服務的首相,馬上就充滿了勇氣,就像邱吉爾說說的"Success is not final, failure is not fatal: it is the courage to continue that counts."「成功不是結局,失敗不是災難,最重要的是永不懈怠的勇氣。」當時邱吉爾缺少的就是勇氣,如今若有了,就馬上把主持這場敦克爾克撤退,甚至把敦克爾克撤退比喻為出埃及記。大家都知道,故事中的以色列人是耶和華的子民,耶和華會想盡辦法救子民於苦難,即使是當時法老王拉美西斯二世,也阻擋不了,連紅海都不得不分成兩邊給以色列人走,所以邱吉爾等於把自己比喻為摩西,把敦克爾克海岸上的36萬士兵當成以色列人,這種比喻很大膽,但顯示出人民也都是保守主義,而邱吉爾就是人民心之所向,這種人民與國家領導人都是志同道合,與以色列人與摩西的關係十分相似。這場地鐵雖然是杜撰,但顯示了邱吉爾與人民是沒有距離的,一個國家領導人能與人民沒有距離,真心認為是所有政治人物需要學習的。
這版的邱吉爾我非常喜歡
我非常喜歡電影中的邱吉爾? 為什麼? 因為電影裡的邱吉爾並不是聰明類型的首相,他完全不曉得他的決定到底是不是正確的? 直到他走入了地鐵,看著人民堅持對抗希特勒,他才完全堅信自己的決定是正確的,若這部電影的邱吉爾,是足智多謀從未懷疑過自己決定,那這部電影就是完全神化邱吉爾(就像三國演義一樣)。邱吉爾並不是神,而是個有壞脾氣的老頑固,像是告訴我們,偉大的人跟我們一般人其實也一樣不完美的,但沒關係,只要有信念,誰都是偉大的人,即使沒有對世界極大的貢獻,也是偉大的存在,邱吉爾信念就是保守著英國的一切文明,那我們也可以有自己的信念,到死都會堅持的原則,有了信念再有了勇氣,則天下無難事,只怕沒有勇氣向前走。
溫斯頓邱吉爾名言
Courage is rightly esteemed the first of human qualities, because it is the quality which guarantees all others
勇氣是人類最重要的一種特質,倘若有了勇氣,人類其他的特質自然也就具備了
粉絲團: 無的存在空間
留言列表